(除了小蚂蚁,Emily还知道家里后院里会有鹿出没,所以除了最常听见的“看蚂蚁”的要求,偶尔也会说提一下”看鹿“的想法,只是蚂蚁比起鹿来要有求必应很多…)
人家这么爱小动物,当然不能不常常去动物园。只是动物园里,人家最爱的还是伪动物,说白了,就是旋转木马上的那一些。 说到旋转木马,小Emily虽然不到两岁,已经是第二次玩了哦。上次虽然心里很爱玩,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;今天可大不相同了,好像是玩熟了,笑得开心,而且木马停转了,还会要求”还搞“,在她的vocabulary里,就是encore了。
(除了小蚂蚁,Emily还知道家里后院里会有鹿出没,所以除了最常听见的“看蚂蚁”的要求,偶尔也会说提一下”看鹿“的想法,只是蚂蚁比起鹿来要有求必应很多…)
人家这么爱小动物,当然不能不常常去动物园。只是动物园里,人家最爱的还是伪动物,说白了,就是旋转木马上的那一些。 说到旋转木马,小Emily虽然不到两岁,已经是第二次玩了哦。上次虽然心里很爱玩,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;今天可大不相同了,好像是玩熟了,笑得开心,而且木马停转了,还会要求”还搞“,在她的vocabulary里,就是encore了。
Emily小姐现在还是以叠词为主,会说的有:爸爸,妈妈,豆豆,爷爷,奶奶,狗狗,嘎嘎(鸭子),姐姐(很久没说了),泡泡,宝宝
有些词只会发一个音,婆,猪,爱,兔,叶(树叶),球,歌(发的是“锅”的音),1,偶尔能说2和变调的3。
有些词说起来一定要加语气词,比如“脚哦”。
她也说一些非叠词,很早就会说“啊呜”,“还有”(从不太标准到现在很标准),后来说“阿姨”,今天学会了”开心“,说得有模有样的,只是带着方言的味道,总是那么搞笑。
上周末试图教她“妈妈买菜”,她练习很多次,好像有一两次说完整了,大部分时候只能说三个字,比如“妈妈买”,或者“妈买菜”。我一直教她说“爱妈妈”,她经常张大嘴说一个“爱”字,拖很长的音,然后嘴收不回来,后面的“妈妈”就省掉了。偶尔可以说“爱妈”。
昨天晚上她指着小狗玩球的书,神情激动、指手画脚的给我讲故事,大致这么说的:“狗狗,狗狗。球哦,还有,球哦。1个!还有!2!3!”,说到数字的时候都是竖起食指朝上指的。到目前为之她就给我讲过一回故事。
应该还有想不起来的词。
2011一晃就过去了,迎来了崭新的2012。择日子不如撞日子,Emily同学毅然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,自己走路了。奶奶牵着走了两个多月,外婆又牵着走了三个多月,今天Emily决定要自己来了,而且进步神速,一点都不像早上才开始学会走路的样子,让大人们都很难适应!
睡前吃pacifier的习惯还没有戒掉,小ET照例嚼着入睡。嚼着嚼着,她突然把paci递给我,我以为她准备入睡了,这时候一般要我拿着paci。我去接,她却不肯放手,紧紧的攥着它,仍然要递给我。我试探的碰了碰,她开心的咧了下小嘴。我的小心肝,这是把最喜欢的paci给妈妈吃呢。我又碰了碰,她眼睛弯弯的,但还是直直的递给我。我张开嘴用牙齿咬了咬,尽量不多碰。她开心极了,咯咯笑几声,这才心满意足的把paci收回自己的嘴里。今天听奶奶说起早上给她喂奶,喝了一半,突然把奶瓶推出来,小手握住奶瓶递给奶奶。啧啧,小鬼丫头。
最近中午nap醒了之后,都带她来图书馆的children’s area。里面有玩具有书,重要的是有很多小朋友,很多大人。奶奶也很喜欢这里,室内不会晒到,小ET又玩的很疯,所以每天都乐意来。
虽然图书馆很多玩具很多书,可这些并不是小ET爱上这里的原因。她的屁股就像长了刺一般,绝不肯乖乖坐下来玩的。虽然还不会走也不会爬,她仍然颐指气使的指挥大人带她到处转悠。转到哪儿呢?当然是人多的地方。虽然这里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比她大很多,都会看书或者自己玩,最不济的也会爬,可是这一点不影响她的好奇心,碰到谁都围过去听听、看看、最后上手摸摸。是不是开始懂事的小孩都比较胆小?我看到的通常都是别人被她吓跑,还有吓哭的。叹气。前天去接她时,引入眼帘的就是她笑成一朵花的脸,谄媚的试图靠近一个3、4岁的印度小姑娘。虽然奶奶扶着她,拼命往后拽,她还是快速的摸到了小姐姐的手。更甚者,抱着小姐姐的胳膊biaji亲了一口。我都看呆了。小姑娘娇羞万分的跑向自己的妈妈,悄悄耳语了一番,她妈笑翻了。太可爱了。